查看原文
其他

真的存在常人吗?(下)

行者之心 心镜818
2024-11-26

看到前两篇关于“常人”的争论文后,林老师又做了一些解释,最后我们总结一下真正的分歧究竟在哪里



01

第一天的回应


林老师第一天的回应,在不影响意思的情况下,我做了一点删节:


“我觉得我们分歧的一个点在于:人是安分守己好,还是要去探索真理好?


“‘常人’这个词在我这里不是海德格尔式的,而是倾向于苏格兰道德哲学中的常识、常理的‘常’,就是不以追求真理为人生目的,而是‘活在’某种经由传统和习俗而成的‘常识’之中的人,一种前反思的、习惯成自然的生存状态。这些人构成社会的大多数,他们相信的生活之道并非究竟,但这无碍无损于他们的生活意义,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去自我探索,向尼采那样去找到自己。


“这种常人,尼采可能会斥之为‘羊圈中的羊’,尼采要吸引羊离开羊群,但我现在有点怀疑的是:呆在羊圈里的生活何尝不是一种幸福?是不是每一只羊都适合过离群索居、哲人的生活?


“我是学政治哲学的,所以我的问题意识就是担心一种乌托邦思想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就像我们曾经有过的那种激情而狂热的年代,这是我的问题出发点,我们应该关注点不同,你是修行人,我更关注思想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出于习惯,我对很乐观的思想总是怀有警惕,因为我的专业让我更多看到人性的阴暗和局限,所以“人人皆尧舜”这种总是会让我联想到民粹。”


上面这一段林老师主要解释了他“常人”的定义,并且说明他为什么认为“常人”是一个褒义词的理由。

(为了社会的安定和自身的安全,常人如同一只绵羊,生活在羊群中比较明智)



02

第二天的回应


在看到我的第二篇文章后,林老师认为我还是对他关于“常人”的定义有误解,所有又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和回应,不过这一次的回应比较长,我只能节选一部分。



  1. 我的“常人”不是指有没有突出和卓越贡献,“常”在我这里不是“庸常”“平庸”的贬义,而是“正常”“自然”“稳定”的意思。

  2. 我们的分歧,你似乎觉得我在贬低常人,其实我是在肯定常人的生存模式。

  3. 我最初反对的是你“人人追求无限可能性”这个论点,这个论点才是关键所在。不以追求无限可能性为人生目标的就是常人,但是这样的人不一定就平庸,也可能是有德之人,比如一个人安分守己,恪尽职守,尽好自己的本分,这种人没有光芒耀眼,但也决非平庸,甚至往往是构成一个社会的中流砥柱。

  4. 我的“常人”不是自己开道的人,而是活在遵循圣贤、传统和不成文法中的人(我多次谈到常人的这个特点,可行者兄你似乎没有从这个角度回应我)。一句话,常人是守法之人,他自己不创造法律,他的美德品质是谦卑服从。非常人,你向往的无限可能性的自由人,是要突破社会习惯和条条框框(礼法约束)的人,是要自我立法的人。

  5. 总结下,我的常人就是被秩序和法则限定的人,活在“文明”限定的“洞穴”之内,非常人就是不受限定,追求无限的人。古希腊神话中的伊卡洛斯幻想用蜡做的翅膀飞向太阳,结果跌落到海里而亡。奥德赛中的尤利西斯面对海妖的蛊惑歌声,提前叫同伴用绳索捆住自己。犹太教中的通天塔神话,人以为自己全能因而要在地上建立通天塔。这些说的都是人作为有限的存在而追求无限的危险性。要做“有限”的人,不要做“无限”的人,无限的人就是接近神了。我反对激进的理想主义,主张更符合现实的理想,中道的理想主义,这就是保守主义的自由与激进的自由主义的区别。


(年轻的伊卡洛斯,忘记父亲的警告,飞行太高,靠近太阳,蜡制的翅膀被融化,从天上摔了下来)


03

对林老师观点的理解


在仔细阅读了林老师的回应后,我总结林老师的观点主要是以下两点:

  1. 林老师的“常人”属于那些遵纪守法,安分守己的人,遵循传统道德,不偏激,不激进的人。

  2. 社会需要大多数人成为“常人”,这样可以减少社会动荡,可以让人民安居乐业。过于浪漫的理想主义,和没有制约的自由主义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所以不应该在大众中鼓励和推行。


虽然林老师的观点会让人感觉有些愚民的成分在里面,比如北韩这样的体制会把绝大部国民培养成这种安分守己的“常人”,但这不是我和他争论的焦点,因为我对政治不感兴趣,而且他的观点在也并非没有道理。我和他的分歧实际是在更深层面,下面来详细分析这一点。


(以自由,平等,博爱为理想的法国大革命为何会引发灭绝人性的大屠杀)


04

标签,论断,和思维模式


我首先反对“常人”这个标签。虽然开始我对林老师常人的定义有误解,但无论我们怎样定义“常人”这个词,把它当成一个贬义词,和杰出的人相对立,或者把它当成一个褒义词,和疯狂,变态或激进的人相对立,都是在给人贴标签。而所有试图给人贴标签的做法,不仅错误,也引发种种社会矛盾


人类喜欢给他人贴标签,从贬义的“剥削阶级”,“贱民”,“奴才”,“小市民”,到褒义的“贵族”,“上流社会”,“社会精英”,还有一些中性的如“知识分子”,“土豪”,“傻美甜”等等。


虽然贴标签现象非常普遍,但这种行为本身却是肤浅的,因为它忽略了个体人内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只通过简单的几个外部属性而对人进行归类。比如肤浅的文学作品会有黑白分明的好人坏人,但富有深度的文学作品就不会对角色如此简单划分。


另外贴标签不仅在思维上肤浅,还会引发矛盾。因为许多标签带有道德评判或利益成分在里面,对贴上这些标签的人,他人会因为标签的属性会产生亲近或反感的情绪,这种情绪的进一步发展就可能成为嫉妒,憎恶,最后造成分离,歧视,迫害等等后果。


出于这样的考虑,我不赞成给人贴标签,尤其是那些带有道德评判方面的标签,一个人就是一个人,他有自己特有的属性和气质,然而那些都不能让我们忘记他首先是一个人。


人类的同情心让我们不会对他人的苦难无动于衷,更不会主动伤害他人。然而如果那些他人被贴上负面的标签,比如说是罪恶的敌人,我们不仅不会同情他们的苦难,反而会对此欢欣鼓舞,甚至主动去伤害他们。战争中这一点尤其突出,士兵们无情地厮杀,然而他们杀死的大都是并不相识的陌生人,而屠杀那些人的理由就是他们被贴上了特别的标签,这些标签让人们忘记他们其实也是人。


人类喜欢贴标签的原因是人们习惯根据现象快速地论断,下结论。这种快速判断并下结论的原因或许出于早期人类的生存环境。在人类初期,世界充满了未知和危险,见到一个野兽或其它陌生人,都必须快速做出判断,这个动物(人)是不是危险,它(他)会不会把我变成食物,还是我可以把它(他)变成食物。另外对未知现象,人类祖先会优先做负面判断,这也是出于生存的考虑。


然而现在人类的生存环境已经和几万年以前完全不同,如果还保持那时培养出来的生物本能,那就意味着我们的心灵还保持在原始的兽性之中。


当然要意识到这种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只是一种类似条件反射的原始本能,应该摒弃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人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至少需要三个不同层次的自我超越。第一层是身体,认识到身体是自我的一个载体,而不是自我本身,从而超越身体的束缚。第二层是欲望与情感,意识到个人的欲望和情感只是欲望和情感而已,并不是真正的自我,从而不被欲望和情感所束缚。第三层则是思想和意识,这里面就包括各种思维模式。自我既不是大脑中的记忆,也不是任何思想,如果对任何思想有所执着,也就陷入思想的束缚之中。

(对人贴标签引发歧视和矛盾)


05

人不是社会的工具


林老师推崇“常人”的原因是他认为由“常人”组成的社会稳定,符合他理想中的社会状况,反过来,如果社会充满了太多的自由主义者,理想主义者,可能会引发各种社会动荡,造成冲突甚至流血。


虽然历史上有过不少例子支持林老师的论点,但我个人感觉那些例子并不充分,因为社会动荡的产生一定有更深层的利益纠纷,不能仅仅怪罪一些顺势而为的煽动者。另外一些独裁政治中,人民被强制成一种顺服的状态,社会表现出一种表面的安定,然而在这种社会里,人们思想的一致性是出于外在的压力而并非人的自愿。这种社会虽然表面安稳,但有时会因一个微小的事件瞬间土崩瓦解。反过来,一些给民众充分思想自由的社会,虽然常常会有各种形式的示威抗议,但因为各种社会压力可以及时释放,反而能保持更长时间的社会稳定。


不过我们讨论的重点并不是如何保持社会的稳定,我只是不赞同把社会凌驾于个人之上的思维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人只是社会发展的工具,人的存在在脱离社会之后失去了意义。我认为人的存在是第一位,社会是帮助人生存的工具,而不是反过来。当然这是一种立场的分歧,所以没有办法辩论。


(《悲惨世界》中,冷酷严厉的沙威警长的内在的人性被冉阿让身上显现出来的神性激活了。而他无法调和作为特有社会角色和人性之间的尖锐矛盾,最后他只好选择自杀)


06

多重世界和虚幻


人们通常认为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实在客观共同的真实世界中。其实每个人都生活在许多不同的世界里。首先是大家都认可的现实世界,有家庭,有工作,有朋友,然而除此之外我们还生活在其它世界之中,比如晚上的梦乡世界,打坐时的冥想世界,读书中的思维世界,听音乐时的浪漫世界,甚至微信中的群也是一个不同的世界。


那么这些世界中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可以说它们都有一定的真实性,也都带有虚幻的成分。因为这些不同的世界的共同交集只是我们的觉知,所以如果非要强调真实性,那么或许只有觉知才是真实的,其他的全是虚幻。


认识到世界的虚幻性,我们就不会对我们在某一特定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过于执着,更不会太在意在那个世界中的得失,因为觉知是脱离世界而存在的。比如我们在梦中遭遇险境,被猛兽追逐,猛然醒来发现自己原来是躺在床上。觉知还在,但所谓的猛兽,危险一瞬间都化为虚无。


当然,看清我们认为的现实世界和梦境并无差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长时间的修行才可以真正证悟到这一点,但一旦证悟到这一点,对世间的种种纷争,就会有一种全新的认识。


(每一个人都同时存在于多重宇宙之中)


05

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


我和林老师最根本分歧是对人和世界的看法。林老师认为人和世界是分别独立存在,从而可以对每一个人做出种种客观的评估。而我则认为世界是人的表象,这和叔本华的观点相似。不同点在于叔本华是个悲观主义者,而我则不是。如果进一步讨论细节就太费笔墨,所以这里先打住。


因而每一个人从他自身看都是宇宙的中心,当我说每个人都拥有无限的可能性时,林老师误解我要鼓励每个人去追求自己无限的可能性。其实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我们生下来就是人,并不是我们努力追求才成为人。同样,作为人,我们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性,这种超然性是我们作为“此在”的自然属性(“此在”是海德格尔对人这种特殊存在者的一个别称,它具有超越一般存在者的特别属性),并非追求到的附属品。我并非去鼓励他人追求无限的可能性,因为已经说了,无限可能性并非可以追求的外在之物,而只是提醒人们他们作为人本身具有这样的属性。


同时也说明我这种提醒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心灵鸡汤,因为心灵鸡汤是用外在的结果鼓励人们上进奋斗,而我所要表达的则是无论一个人外在的状况如何,都无损于他作为一个人的内在属性。


正是基于这样的属性,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都拥有无限的可能性,所以我认为把一些人定义成“常人”不恰当,无论这个“常人”是贬义,还是褒义。我们每个人不仅是这个宇宙的中心,也是这个宇宙的创造者,世界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常人”。

(万法唯心造)



推荐阅读:

《神奇数学》

《灵性觉醒-未来的理想世界》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心镜818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